崇实重干 敢为人先 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强大引擎——写在《昌乐教研》创刊之际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作为我县教学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昌乐教研》正式创刊了!这是我县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植根昌乐教育这片沃土,我们热切期待《昌乐教研》能够生机勃发,茁壮成长,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提供强大引擎和有力支撑。
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创办《昌乐教研》,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改方向,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着力点,以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质量评价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首先,要强化目标导向,坚持老老实实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精神实质,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教育思想和中办、国办《意见》精神落到实处。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都将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化目标导向,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和人才观,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认真把握教育改革方向,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努力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内在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应该成为我们深化教学研究创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遵循。
我们一直强调要“老老实实做教育”,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的主体是“人”,学生发展和成长成才有其自身规律。回顾今年以来我县教育之所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特别是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实用和实效”出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质量至上,探索建立了突出高中引领、幼、小、中全学段质量监测以及教师全员绩效考核、学科核心团队与班级管理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有用管用”的举措,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老老实实”地做了一些基础性和影响深远的工作,在全县教育系统倡树了“教育质量就是职业尊严、工作业绩就是至高荣誉”的鲜明导向,调动了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昌乐教研》作为专业期刊,要继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标准,按照“老老实实做教育”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品牌学校、塑造品位教师、培养品质学生”的总体方向,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和服务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实实在在搞研究”、“老老实实做学问”,把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在有效落实部颁标准、高效推进课程课堂改革上;落脚于促进学生“敦品、立志、成才”,培育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上;落实到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
第二,要突出问题导向,指导扎扎实实办学校。教学研究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形成科学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引导学校和教师深刻认识课程功能、深入了解课程结构、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不断优化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益。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重心下移,着力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引导学校扎扎实实办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主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要“对症下药”,把脉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以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执行力为目标,加强专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上水平,出效益。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县级教研人员的专业指导作用。前期,我们专门建立了县教研室班子成员包靠学校制度、学科教研员每周“三二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教研骨干“一线工作法”,并取得预期成效。各学科教研员要发挥专业特长,始终立足教改前沿,搞好顶层设计,在准确把握教改动态基础上,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学研究制度建设中来,通过专业引领,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学校立足实际,扎实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发展、百花齐放的教学研究生动局面。
第三,要坚持专业导向,引领踏踏实实当教师。教师是教学研究的核心主体。教学研究成果从基层探索中来,从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来,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成熟、改进和完善。开展教学研究,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个体、教师集体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等各方面的作用,通过创设开放、包容、合作的教学研究氛围,鼓励引导教师自觉主动参与教改实践,积极运用教改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学组织和管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一名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县委书记卞汉林在今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对全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有大爱情怀、有责任担当、有奉献精神”的职业标准和要求。其中,专业水平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全县广大教师要借助《昌乐教研》这一平台,强化专业发展意识和质量效率意识,坚持“教师下海,学生上岸”,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不但要自觉养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登高望远,有的放矢,努力克服教学工作的被动性、随意性和盲目性;更要学会转化,通过交流借鉴行之有效的教改成果,主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把教学研究成果积极运用于指导自身教学实践,不断丰厚理论素养,提高教书育人针对性、有效性,进而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德艺双修,争做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先锋队、排头兵。
当前,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科核心团队建设,发挥好学科教研室主任骨干带头和专业引领作用,运用集体智慧,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努力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切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研究质量。
理论与实践证明,“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是学校优良教学环境的创造者和维护者。学校和课堂需要安静;因为浮躁,常识和逻辑往往容易被忽视。作为校长,首先要铺下身子,静下心来,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中解放出来,统筹兼顾,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靠在教学改革一线。鼓励校长任课、兼课,带头参加教学研究,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学科核心团队为中心,带头接受顶层设计与指导,整合学校各方面教研力量,加快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以共享。同时,学校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为广大教师踏踏实实抓教学、一门心思搞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着力打造一支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专业化教书育人队伍,努力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研究型学校。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现代教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及目标定位,就是要在面向全体、狠抓常规落实,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释放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人才埋没。突出高中引领,搞好梯次链接,从培树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入手,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消除传统教学弊端,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多样化和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效益。我们相信,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悉心呵护与共同培育之下,《昌乐教研》必将繁花竞秀,硕果纷呈。
编辑:徐永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