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一中英语学科教学项目正式讲顺利举行

来源:昌乐一中 时间:2017/6/30 8:42:11 作者:桂洲 点击量:

  6月2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与山东省昌乐一中合作的项目“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改进”(以下简称“学科能力”项目)英语学科正式讲活动在昌乐一中成功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英语学科专家孙晓慧、马欣,助研桂洲,昌乐一中包科主任刘明强,昌乐一中实验教师张萍、张花举,初高中全体英语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刘明强主持。

  首先,实验教师张萍进行了第一、二课时的正式讲。

  在第一课时自学质疑中,张萍老师主要实施了4个教学步骤:(1)学生阅读短文,了解body language定义和作用;(2)学生观看卓别林无声电影完成思维导图和表格;(3)学生想象如果不能说话,应该如何打招呼,列出打招呼的身体语言;(4)学生通过标题和主题图预测课文。

  在第二课时指导性阅读中,张萍老师主要实施了6个教学步骤:(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填空完成段落大意;(2)学生细读前三段,完成表格,识别课文图片中的4个主要人物,复述2个误会;(3)学生角色扮演,总结不同国家的人如何互相问候;(4)学生细读后两段,完成语法填空,呈现教师梳理的课文主线,即“body language的定义-作用-cultural shock-避免误解的方法(即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5)学生听课文,齐读课文;(6)拓展阅读,学生从3个文档中选择性地看一个文档,向全班分享学到的东西,观看1个小视频。

  正式讲结束后,张萍老师简单梳理了本节课的流程。接着,各个年级代表发言。老师们赞赏了本节课的优点:教学目标明确,学案题目设置由浅入深,对翻转课堂平台使用熟练。也指出了部分问题:导入部分的课堂内容较少;小组合作较少;在输出环节的角色扮演活动,只有部分上讲台的学生表现得比较积极,没有能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学中语境的铺垫欠缺,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

  随后,专家马欣、孙晓慧进行评课。

  马欣老师肯定了教师代表的观点,指出张萍老师经验丰富,思路清晰,平台操作熟练。正式讲与试讲相比,在教学设计上有进步,例如,试讲的导入环节教师让学生一上来就观看卓别林的视频,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而今天用观赏性强的图片铺垫词汇“eye contact,facial expression”等,激活了学生的已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降低了阅读文章的难度。第二,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提取基本信息、再由老师引导进行产出的过程,有知识的滚动和内化。第三,角色扮演是表现Body language的文化差异的很好的方式,这个活动在试讲和正式讲中都很受学生欢迎。第四,拓展中张老师提供的微课、文案、语篇、视频非常丰富,学生可以得到比较多的信息。整个课中学生能够有所收获。

  接下来,马欣老师提出了两点思考:

  由于临近期末考试,为复习备考,本课之前已经学过一遍,这就要引发老师的思考:假设学生首次接触本课,本节课的处理是否到位?第二次上本课,教师能够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对于第一个问题,马老师的答案是: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还不够扎实。建议张萍老师在信息提取活动之后要有更多内化的活动。每提取一点信息,比如日本人怎么打招呼、英国人怎么打招呼,都让学生说一说。另外,让学生预测的环节,学生做完之后,老师不要着急把答案给他们,让学生们多说一些。整个课程的表达不够,老师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把答案说完,加上一个right?学生只能回答一句yes,这样一来学生的表达就比较少了。建议老师在问出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可以请小组先讨论。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这堂课是第二次上,我们又能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我们有另外一种思路。既然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那么应该设置对思维更具挑战性的活动。今天我们看到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挑战,只是体力被挑战了。建议老师可以设置归纳不同国家打招呼时的body language的相同和不同点。寻找differences 和similarities是最典型的激发思维的活动。另外,角色扮演不一定要表演书上的情景,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挑选角色,场景和故事也可以变换,比如换成去别人家做客、上课等场景。

  针对教师代表的提问,“当少数学生在台上角色扮演时如何调动台下同学的积极性?”马老师的回答是,摘掉表演者的姓名牌。如果我们上来就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对其他坐着的学生没有挑战,如何吸引其他的学生呢?我们可以在角色扮演之后,让台下学生猜是哪国人的活动。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要认真听了,不然就猜不出来。马老师建议老师们,小组表演的时候不要只顾着展示,一定要思考怎么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否则他们只能坐着,没有事情做。另外,展示的时候也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进行表演,有些学生的产出是挺少的,例如这个活动只有narrator在说英语,其他学生都只做动作。因此,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汇报,例如他表演完了之后可以自己说说自己刚才做了什么;或者是cultural conflict的辩论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中国人家做完客,主人要送出门很远,但是我们去西方人家做客,还没走主人家就把门关上了。这种事情谁也没有错,这就是cultural conflicts。可以让同学们想象一个场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不同国家的人会怎么做。他们还要自己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我们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的目的是不同文化的人有一个mutual understanding,不是说对错,而是需要达成理解,这样才能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如果能够有更深入的讨论,我们在课标中强调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都能在这堂课上有更好的体现。

  孙晓慧老师点评道,这节课整体来说设计得不错。这个学期非常辛苦,感谢张老师的努力,希望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理念用到课堂中去。教学是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孙晓慧老师赞同马欣老师的评价,认为张老师可以钻研和设计出具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培养学生思维。孙晓慧老师补充了4点建议:

  1. 师生互动方面,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理念,自己少说,放手让学生多说。第二课时相对来说师生互动不错;但第一课时,学生说的最多的语言是yes。老师给学生说的机会太少。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不是没有,而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没有放手。比如前面利用了大量时间做的warm up中,但基本上是老师自己在产出。老师自问自答,没有给学生机会说。Conclusion的活动也基本上没有讨论,实际上是老师在给答案,没有让学生说,学生只需要把老师说的抄上学案就行了。其实学生很愿意发言,老师需要转变自己的理念,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让他们交流。

  2. 平台应该为语言教学服务,不是为了用平板而用平板。我们是语言课,要把平板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在每位同学上传作业之前,我们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分享之后,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选出代表,再上传到平台上,而不是大家做完了上传完就结束了。

  3. 围绕文本主线,学习结构化的知识。刚才有一个老师提到语境教学。教学最理想的状态,是看似在教,而实际上是和学生探讨、解决一个问题。这节课标题就是一个问题,“Communication, no problem?”我们可以一直拎着这个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抛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cultural conflicts,到全世界文化共融,这样主题、语言、活动、指令就都联系起来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围绕主线走。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有语言的内化。

  4. 教师用语:一般我们问学生说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而不是problems。

  最后,刘明强主任对专家的点评表示感谢,认为专家的建议适用于每一名英语老师的课堂。英语教学是一个尝试的过程、艰巨的过程。尤其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如何让学生取得高分是老师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英语课有其特殊性,语言不能当成数理化生去教,语言要成为一种技能。

  活动结束后,专家和实验教师合影留念,助研桂洲采访了实验教师。

编辑:徐永恺

咨询热线:0536-6297296 校址:山东省昌乐县永康路1358号

--相关新闻--   

              
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教育信息港 昌乐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 中国海军招飞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19 山东省昌乐一中 鲁ICP备12030452号
校址:山东省昌乐县永康路1358号 电话:0536-6297296
招生电话:0536-6297199 县督导室电话:0536-6272676
师德投诉邮箱:clyzdd@126.com 学校邮箱:clxclyz@wf.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