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目送》-2017级(38)班 赵胜强
这是我第三次读《目送》了。
“若问汝何以,绝色虚掷天地”,初读目送,我便背了这句诗,原因无他,美,真的太美了。我被龙应台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似在吮吸母亲的乳汁,无轻无重,全身心的沉沦在这书里,像是坠在旋涡里,无法自拔。第一天看,夜晚了,也没有舍得放下手中的书。母亲喊了三次,也没有让我乖乖去睡觉,反而偷偷的,打开床头小小的灯,继续在书中遨游。第二天又早起读了一上午,终于读完了。像是吃了遗落人间的仙药,飘飘若谪仙。
“阮时干真多,阿婆不用急”,二读《目送》,则是在第一次读完的一周后,耐不住心痒,又捧起这本书。虽然只有一周之隔,感觉却大不相同,上次像是吃了仙药,而这次,却像是进了阴曹地府一般。因为与父亲发生了口角,读书时静不下心来,偏偏读《目送》时,如同三伏天吃了冰镇的西瓜或冲了个凉水澡。特别是读到龙应台目送父亲的棺进入火化炉时,眼泪便不自觉的流了下来。她目送的是父亲的棺木,而我却只是因为小事与父亲争吵,心中有愧。第二天向父亲诚心道歉,父亲诚心原谅。父子二人和好如初。
三读《目送》,便是在一年之后了。自以为读了两遍就是食了其中的精髓,就再没去翻过。今年突然看到上面的尘土,于心不忍。水湿布一擦,竟如同新书一般,于是重读。挑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重新捧起这书。平静的看完,心如古井。没有大起大幅,没有大涨大跌。如同一个旁观者,却是感觉这书和以前不大一样了。以前只是浮于表面以及字里行间落出的幽默。而这次,却像是对我敞开了大门,我确确实实的走到了书里。在那里面,一个个画面飞快闪过,却又缓慢的印在我的脑中。耳不听,眼不看,只有脑子在动,似乎要把书中的纹路、墨香,一切的一切都记在脑中。
三读《目送》,初读若在天堂,二读似在地狱,而这第三读,在人间吗?似乎不是,宛如在心中、脑中。大抵是铭刻在身上、内脏上、骨头上了。
三读《目送》,体味了天上地下,读书时心境不同,收获亦不同。编辑:徐永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