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展示听课体会
2018年10月15—17号,本人有幸参与了潍坊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听课。两天半下来,上课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16节课可谓是亮点频出,各有所长,又如华山论剑,精彩纷呈,耐人寻味。结合老师的上课和教研员的点评,我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置身其中,现身说法,感动才能感染。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德育课程,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有别于其他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要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情感渲染功能,课堂的提升很有必要。恰当的提升能够凸显教学高度,成为教学亮点,但过渡要顺畅,衔接要自然,且点到为止,不可盲目联系,硬性拔高。如讲“人生难免有挫折”可以由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积极面对挫折进行过渡,结合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进行提升,最后落脚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人生是一次远征,我们应勇敢地投身风雨中,在挫折的考验中坚定前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有渗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课堂教学需要找好切入点,服务落脚点。感动才能感染,心领才能神会,教师应置身其中,主导师生的心灵对话,让师生在思想深处相互碰撞,在精神层面相互鼓励,在灵魂深处引发共鸣,最终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视界融合、心灵互动和人格完善,顺利实现其育人功能。
二、贴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才能生成。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的基础。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此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才能充分发挥和彰显学科的德育功能,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课堂上,学生不交流、不发言、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配合老师的教学,不能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是让教师最头疼也是很棘手的问题。仔细琢磨,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忽视了学情。作为初中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等都是影响和制约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问题的提出,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道德与法治教学所遵循的“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归根结底是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立足于学生生活,课堂充满着生活气息,才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并积极思维,才会有新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精选素材,触及心灵,心动才能行动。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只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才能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用是否恰当、准确,它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否明确、展示的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而选取考究、剪辑科学、展示到位的典型素材,则充满着正能量,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能够触及学生心灵,打动学生,从而化成一股内驱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深入才能浅出。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深入是水平,浅出是境界。只有建立在仔细研读课标、认真吃透教材基础上的课堂,心中装着课标,心中装着目标,心中装着学生,才会收放自如,启迪学生思维,高度达成教学目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绿色生态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学定教,贵在得法。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和特有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我们只有仔细研读课标、认真吃透教材,精选教学素材、触及学生心灵,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必要时教师置身其中、现身说法,才能打造出形神兼备、术道兼修的课堂。
编辑: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