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昌乐一中 郭新燕
廿载讲台,郭老师的从教生涯,可以用激情、爱心、敬业几个关键词概括。让我们走近她,看她是怎样用激情点燃师生的教学生活的。
激情
郭老师今年43岁了,可什么时候见到她,总是步伐轻松矫健,面带微笑,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完全不像四十多岁的女人。是什么动力激发着她的教育激情呢?让我们看看她的课堂就知道了。
无论工作多么忙碌,身体多么疲倦,可一走上讲台,她一定全神贯注投入到所讲授的内容中,与作者和同学们一起陶醉。品味苏东坡的《卜算子》时与同学们一起眼泛泪花,苦吟“寂寞沙洲冷”,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则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疾呼中国人在正义面前不能沉默,在良心面前不能沉默,在责任面前不能沉默。同学们反映《春江花月夜》难以背诵,她放上古筝曲,自己先流畅地示范,同学们摩拳擦掌,争相展示。她的激情就是语文课堂上的集结号,带动大家投入到高效学习中去。
她的激情还表现在业务学习中。随着昌乐一中教研教改的进一步深入,学校不断聘请专家来学校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作为一名老教师,郭老师总是积极探索各种软件的操作,别人一遍学会的,她就三遍四遍反复练习,经常就一个效果反复问好几个青年教师,直到彻底学懂为止。现在,她已经能熟练制作各种模板精美的PPT课件,录制制作微课。于是,假期职业培训的读书报告会上有她的声音,激情回忆红衣少女的一中求学时代,感慨沧桑廿载的从教生涯。微课比赛中有她的身影,艳羡着年轻人的精彩,展示着自己的进步。
职业倦怠这个词语在郭老师身上是见不到痕迹的,经常见她在办公室加班加点设计一个教了十几遍的知识点,她的激情像一团火,也影响带动着一批青年教师。
爱心
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说:“以爱育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业组分析会上,郭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做什么样的老师。她还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爱得她一塌糊涂,不好意思,孩子就听话了。
昌乐一中全省招生,离家远的孩子不少,不当班主任时,她逢清明就给留校的学生送鸡蛋大饼,八月十五送月饼水果,元旦领到家中包水饺,到现在已经工作了的学生还在回味她的三鲜馅水饺和小肉火烧。她手把手教菏泽女生擀水饺皮。她的手机也成了家长联系孩子的中转站,她在给家长的飞信中总是说,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有事儿就联系。菏泽的家长都乐意把孩子交给她,交给她,放心。菏泽东明有一位叫金杨喆的女生,刚到校时成绩是C档,三年的关心和鼓励下来,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哈工大。当班主任时,午休晚睡前,她都是到每一个同学的床头家长里短地和同学们聊天,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悄悄话和喜欢吃的零食留给她。
同学们有问题问她,她第一句话总是,不会不要紧,老师也觉得这个点既难懂又重要……,这种妈妈式的宽容一下子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下次问问题背课文就一点也不紧张了。
爱心、耐心是她从姐姐老师成长为妈妈老师的一种升华。
敬业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职业是谋生手段,事业是你终生为之努力奋斗的工作,是你自己奋斗的对象。郭老师一定是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她每一次上完课都要写教学反思,精心记下自己的收获或者缺憾。她还经常记录发表关于教育的随想,在自己的博客和日志中现已积累教育随笔290多则。
关于语文的传道问题,她奋笔疾呼。关于学校的育人问题,她从不沉默。年轻教师走上讲台的心理和专业过渡,她谆谆善诱。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她与家长积极沟通。语文课上有她对学生的孝道教育,有她对国家的责任教育,有她对青春期的情感教育,有她对每一个孩子肯定自我的悦纳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知识的弱点,她都有一本细账烂熟于心。
跟年轻教师聊天的时候,郭老师非常关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教育好学生当然很重要,但是,老师也是普通的父母,孩子也牵动着自己的心,生活不安宁,工作怎么安心?黄校长说,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权利,家庭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朵。郭老师常常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熟的。工作十几年的时候,才从对知识的传授中抬起头来,更加关注传道和解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晚上同办公室的年轻老师上自习的时候,她总是晚走一会儿,确信没有事儿了,才离开。早上她总是早到一会儿,打扫好办公室卫生。
如今,随着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她又投入到对翻转课堂的反思和学科个性化研究中。让语文课堂从初期的吃饱到成熟期的吃好,今年寒假,为了录制好“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微课,重新录制了十遍之多。
郭老师先后被评为昌乐县优秀教师,昌乐县教学能手。她的课荣获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伴随着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改革的步伐,在首届“新昌市政杯”翻转课堂大赛中取得第二名。在山东省语文高考阅卷中获得好评,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大奖,多次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材料编写,撰写的论文和教育随笔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
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是郭老师毕生的追求。
编辑:徐永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