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一中英语学科教学项目集体备课顺利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合作项目“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简称“昌乐一中英语学科教学改进项目”)第三期的集体备课活动于2017年4月28日在昌乐一中顺利举行。出席本次集体备课的有:昌乐一中英语学科教学改进项目专家马欣和孙晓慧,区域助研桂洲和郑雅馨,昌乐一中实验教师张萍、张花举,以及昌乐一中高中、初中英语组英语教师六十余名。本次活动议程包括前测数据汇报、集体备课、讨论交流、实验教师访谈四个环节。活动由昌乐一中高一全科负责人刘明强主持。
高一全科负责人刘明强主持活动
在汇报环节,区域助研桂洲简要汇报了本学期项目从2017年3月以来的开展情况,介绍了项目实验教师,并呈现和分析了前测数据。前测数据表明,改进班学术的薄弱能力点为B1,B2,B3,C2,C3能力。因此,本学期项目改进的着力点和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
助研桂洲汇报前测数据
集体备课活动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张萍和张花举老师分别汇报前4课时和后3课时的学案和微课-教师讨论并发表看法-专家提出建议-实验教师提问-专家反馈。
刘明强主任指出,本次学案和微课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即各年级和级部分工,共同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实验教师只负责讲课。
张萍汇报的教学设计课型简介如下:第一、三课时为自学质疑课,通过思维导图、单词跟度、听词做动作、语法练习等形式,学习词汇和语法。第二课时为阅读课,主要有观看“If You Are Happy”热身视频,阅读课文、提取信息完成表格,复述课文的活动。第四课时为指导性阅读课,主要有阅读课文并进行语法填空,复述课文,以及表演课文中“接留学生场景”的角色扮演活动。
实验教师张萍汇报教学设计
张花举老师汇报了第五至七课时的学案,主要通过词汇的反复识记和语法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本单元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点。
实验教师张花举汇报教学设计
接下来,各年级教师代表经过详细讨论,针对教学设计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1. 教学目标较为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且部分教学目标站在了教师的角度。建议将其设计得更加具体和可评价,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能力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写。
2. 学案与学案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导入突兀。且每一个课时的上课流程不清晰,不紧凑。建议每个活动之间、每个学案之间自然衔接。
3. 语法教学没有用启发式,而是填鸭式,考试化、习题化。建议先让学生感知提炼。
教师代表发言
专家马欣和孙晓慧对两位实验教师和备课组老师们集体参与备课的热情表示了赞赏和感谢,并对单元整体规划思路及每个课时的活动设计进行了详细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专家马欣从主线、目标、教案、活动、项目落实的角度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文章主线的梳理。文本分析不是简单地把教材看一遍,或套用之前写过的文本分析,而应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只要抓住文本主线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活动。本单元Body Language的主课文呈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body language的功能和意义。文章中每一个留学生都是自己文化的代表,并且“these actions are not good or bad”。因此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body language,能够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把活动设计得更紧贴近主线。
第二,教学目标设计要具体到本节课,而不能每节课都适用。例如这一条目标“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peaking, writing abilities”就太宏大了,适用于所有老师的ultimate goal(终极目标),无法在一节课里实现。另外,阅读教学要有阅读目标,例如通过阅读提取归纳信息,通过阅读能够归纳出不同国家打招呼的特点,加深对文化的理解等。不管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都应该以学生为主语,不要用train这样的动词。
第三,教案的设计必不可少,学案不能代替教案。另外,教案的设计要有连续性。虽然单元教案体量较大,但每个课时的教案都有逻辑联系,应体现对应的教材进度。教案中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不是抄一抄理念,文本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都基于实践,是为目标设计和教学活动做准备的。
第四,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也非常重要。每一个产出活动设计都要结合输入的内容,把产出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上,小步子循环滚动学习。第六课时的写作活动与设计的目标需要相关联。写作最重要的是invite students’ ideas,给要点是翻译,不是写作。
第五,鼓励之前参与项目的教师能够以老带新,带着新老师一起做,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专家孙晓慧以三个比喻再次强调了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并重新梳理了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个比喻:
一串葡萄:零散的文本就像散落的葡萄。只有仔细研读、深挖文本,才能把零散的文本用一根主线串起来。
摊煎饼:山东摊煎饼是一层一层地摊,教学也是一样,小步子滚动循环学习,活动紧密相连,有层次性。
放风筝:以学生为中心,该放就放,而不能使劲拽着。
打完比方之后,专家孙晓慧对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例如第一课时自学质疑,教师可以从思维导图引入,激活学生已知的动作词汇,为之后的学生描述图片上的body language做铺垫。语法课教学不能填鸭式的以考代学,而应尽量用感知、归纳的方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看合适的图片,配上英文句子,来感知语法。在读写课中,学生可以先阅读课本的第二篇阅读smiling,梳理其文本主线,了解这一具体的body language的意义、功能、适用情境等信息,然后迁移到另一种他们自己感兴趣的body language,描述其意义、功能和适用情境等,进行写作。
同时,孙晓慧老师建议两位老师先自己备课,其他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帮助修改;并且鼓励其他老师都把学科能力渗透到自己日常的课堂设计中。
专家孙晓慧发言
实验教师和备课组老师对专家的建议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讨论。针对老师们对细节的进一步提问,专家马欣播放了一个语法教学视频样例作为参考,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最后,助研桂洲和郑雅馨访谈了两位实验教师。
合影
编辑: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