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枯燥单调为丰富多彩
——谈对高中语文阅读课翻转课堂的认识
摘要:文幸介绍了山东省昌乐一中高中语文阅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一些做法以及作者的一些感受,如自学盾疑阶段和训练展示阶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容量加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变单调的大作文写作为学生感兴趣、有法可依的小片段练习;整合课程,为书法、胡诵、演讲、读书报告会等活动空出时间;在线检测帮助老师统计答趙情况,轻松了解学情等。
山东省昌乐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建校于一九三八年。这里有参天古树,这里有吴池淸泉,这里有绿树掩映下的四合院,这里有红旗飘飘的新世纪广场,这里有一届届校友捐赠的泰山石,这里更有勤奋好学的学子,从这里走出过院士,走出过将军,走出过学者,走出过作家……这一切得益于学校紧跟时代的步伐,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如今,学校在全省率先实施翻转课堂,变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下面与同仁们分享一下笔者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收获。
一、自学质疑阶段和训练展示阶段进一步提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施翻转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在自学质疑阶段,由课代表负责主持,安排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解说各环节的要点,各小组长掌控本小组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由本组讨论解决,本小组不能解决的由课代表收齐提交给老师,真正将课堂变成了学堂。而且在每一个环节中,学生个人的自学质疑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使观看微课也是个人行为,讨论是针对最后自己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环节,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周国平在《做自己的朋友》中说的:“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是否感到充实。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自学质疑阶段正是这段话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自学质疑过程中是否能够坚持自学,不去打扰他人,不受他人干扰,是否学进去了,是否有收获,讨论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是真正的充实还是“表面的热闹”,这就决定了他是否有“最重要的”、不能缺少的朋友一自己。
在训练展示阶段,老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质疑阶段提供的最终疑问进行解答,如果是大面积生成的问题就让学生再次讨论,集体解答;如果是个别小组生成的问题就个别辅导。这样既节省了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如学习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时,多个小组提出了“如何赏析诗化的语言?”在训练展示阶段,笔者先出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自我解决(因为课下他们可以査阅一些资料),笔者再做补充,完善鉴赏角度及基本的答題思路;还有个别小组提出“寄情于物与情景交融的区别”,笔者就选择时间在他们讨论点评时单独解答。在这节课上还要配备练习来检测学生在自学质疑阶段的学习效果,主要以学生自我练习、自我点评为主,老师仅作点拨,真正成了名符其实的“导演”。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彬说过:“师生情感深度决定课堂教学效度。师生关系好了,你上课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学生可以理解你,也可以通过自学来弥补;师生关系差了,你上课效果再好,学生会抵触你,通过自学来抵消教学效果。我们关心课堂教学效果,但却忽略生活中的师生关系,殊不知师生关系是皮,教学效果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翻转课堂拉近了师生关系,老师真正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他们一起交流,一起讨论,由高高在上的老师转变成他们的朋友,让教学效果这张“毛”更紧地贴在师生关系这张“皮”上。
二、课堂容量加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每个人的阅读水平,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著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的力量。”而翻转课堂为同学们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同样一份导学案,普通班需要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完成,而翻转课堂实验班只需要一节半课的时间就能处理好,剩下的那半节课时间就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阅读,如学习杨子的《十八岁及其他》时,笔者又在普通班学案后面附上了节选的第四节《恋爱》,不仅让学生阅读,而且还让学生就高中谈恋爱理象做了瓣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现象;学习《赤壁赋》时,后面笔者又追加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再次强化了《赤壁赋》的写作方法——用虚实联想的方法构思精美华章,而且让同学们加深了对苏轼人生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为写作积累了方法,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锖神成长注人了力量,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变单调的大作文写作为学生感兴趣、有法可依的小片段练习
在自学质疑阶段,老师已经将重难点进行了讲解,而对重难点的突破需要同学们的实践。写作是令同学们头疼的一个问题,而翻转课堂为将大作文分解成小片段练习提供了时间,加大了练习力度。老舍的《想北平》、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部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都是抓住熟悉的、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来作为写作讴歌的对象,寓深情于细微,这些文章吿诉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很好的写作素材,所以学习这些文章时,分别练习写作了两个以思乡为主題的小片段:一是借鉴它们选材上的方法,用“故乡的美我说不出,但……”的句式反复咏叹写三个排比句;一是借鉴它们的句式,如《故乡的榕树》第四段,“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淸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獅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用“我怀念……”开头写三个棑比句。学生写作积极踊跃,把自己家乡的美景一股脑儿地写出来,文思泉涌,这是以前所未有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而这一切全得益于翻转课堂。
四、整合课程,为书法、朗通、演讲、读书报告会等活动空出时间
翻转课堂的特点(两段式教学)要求老师们对课文进行整合,因此老师可以按某一个标准整合课文,如按语言、构思技巧、选材与剪材、写作结构、题材或体裁等,选一篇自学质疑,其余篇目作为训练展示,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突出了重难点,加大了阅读量,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可以将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章节《小团园媳妇之死》(或全文)作为练习,来探究小团园媳妇之死的根源,这样不但拓宽了同学们的阅读面,而且让学生淸晰地认识到封建礼教迫害下旧中国妇女的悲慘命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样的整合,我们不但没有少学课文,而且还节省了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语文课时间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展现他们的技能:观看书法微课,在大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练习.书法;观看朗诵微课,在名师的点拨下抑扬顿挫的朗诵文章;开展读书报告会,展示自我风采;开展演讲活动,激扬人生。这些活动反过来又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线检测帮助老师统计答题情况,轻松了解学情
老师可以把字音、字形、字义、语病、标点、排序等基础知识变成选择题,上传到“发布试卷”里,平台会自动判断对错,并做出详细的答题情况统计,包括哪一个同学选了哪一项、这个班级的对题率等,让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目前,非选择题还不能判断,但我们可以将它们附上分值,在选项上设置分数,借此简单了解。总之,在线检测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而且更准确地了解了学情,让点拨更有针对性。
实行翻转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和家长解放思想,转变教学理念。老师们真正做到先学后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用微课代替一切,只是将从前的课堂上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微课型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换汤不换药,结果适得其反。
2013年2月26日 《中国教育报》第3版刊登了《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和他创办的可汗学院》一文,这里的“网络教学”就是这篇文章中所说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生事物。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翻转课堂也不例外,它里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学质疑阶段的效率问题、试题检测的形式等。但笔者相信,随着实验改革的推进,一切问题都会有办法解决的,明天的太阳一定会更亮!
马云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翻转课堂这一新生事物,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又方便了我们老师的教学,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增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翻转课堂教学是一件艺术活,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编辑: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