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特色的翻转课堂实施探索

——大力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纪实之十二

来源:昌乐一中 时间:2015/12/4 17:36:35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

注:本文已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发表

  摘要:从学校实施背景、实施过程、初步收获、问题与思考等四个方面初步介绍了学校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特别是分别从六个角度初步总结了实施翻转课堂以来的收获,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实施背景;学案编写;学习主动性;问题意识;微课录制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⑴。我校自2013年3月开始研究翻转课堂,2013年9月正式实施,下面将我校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及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背景

  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学习、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而我校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模式和一直以来对网络学习的研究都为此奠定了基础。

  1.“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自2008年起,我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学,一是学生在学案引导下的自学和独立思考,二是在合作交流形式下的互学。议,主要是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导,首先是目标导学,每节课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其次是学案导学,就是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再次是情境导学,不仅要运用情境导入新课,更需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场景的模拟或者实际体验中领悟知识。练,就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知识的练,讲求练的多样性和时效性。“学、议、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进,使全校教师充分理解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预习+课堂”学案模式。自2006年起,笔者就依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在山东省第一届新课程高三复习中率先实施“预习+课堂”学案模式,并取得显著显著效果。2010年在高三所有学科推进,2011年起又在起始年级实施。“预习+课堂”学案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3.假期网络学习。自2009年起,针对学生假期作业讲评滞后,学生得不到及时反馈的现状,我校与山东省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对假期作业进行讲评,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度自主修改作业。假期网络化学习方式的推进,促进了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及网络学习相关内容的研究。而山东省自2008年以来的高中教师远程研修,也加深了教师对网络学习的全面了解,特别是近两年山东省高中远程培训项目,使老师们进一步思考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二、实施过程

  1.学习探索。2013年3月起,笔者搜集大量有关翻转课堂的文章,组织部分教师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寻找实施翻转课堂的理论支撑;研究翻转课堂与我校“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联系,建立基于“学、议、导、练”基础上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平台架构。2013年4月,学校确定本学期在高一、初一各选取两个班实施翻转课堂实验,并与山东省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阳光微课”平台(http:// vkt.51duokui. com),为翻转课堂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3.学案编写。2013年暑假,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按照“研究学案模式→编制学案目录→编写学案初稿→学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将本学期各个年级的学案全部编写完毕并形成资源。编写期间,对高一、初一学案特别提出要求,尽可能采取“预习+课堂”教学模式,为实施翻转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4.校本培训。2013年9月,学校随机确定高一(39)班、高一(40)班、初一(2)班、初一(12)班为翻转课堂实验班级,利用军训期间,笔者就翻转课堂的理念、案例、具体操对实验班级教师进行培训,并充分利用博客、QQ群展开讨论,让实验班老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充分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本质。学校及时组织了“山东省昌乐一中翻转课堂研讨会”,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并要求实验班各学科着手编制翻转课堂学案、录制微课。

  5.实施推进。2013年9月中旬,学校开始实施翻转课堂,各学科自主实施一周后,学校实施“翻转课堂周研究课”制度,每个学科轮流上课,实验班所有教师参加听课,课后立即讨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基于我校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教材整合→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五个环节。

  6.专家指导。2013年10月下旬,带着实验中的问题和困惑,学校分别邀请了江苏省苏州市电教馆原馆长金陵先生和潍坊市教育局刘海涛副局长来校指导。金陵先生到校后通过听课及与教师、学生交流,对我校的翻转课堂实验给出高度评价,并对微课录制、学案编写、课堂教学环节等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刘海涛副局长对翻转课堂的后续实施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明确的研究思路。

  三、初步收获

  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施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先自主学习教材,然后通过视频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主动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学质疑课上,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主动的探索新知识;训练展示课上,学生在运用中落实知识,在合作中提升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高,有的老师说:“从没见过全班学生都这样认真学习!”

  2.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老师们反思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

  3.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4.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目前,由于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基础相差较大,而怎样在课堂上落实分层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翻转课堂的实施,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5.激发了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主动性。翻转课堂的逐步推进,促使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成为自觉行为。实验班老师自发的参与各个学科的听课评课,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课时难点的确定、学案的编制、微课的录制等深入研究。非实验班的老师也逐步参与到研究中,部分教师将翻转课堂的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老师们更加关注有生命的、开放的、个性的、充满灵动的的教学过程,研究范围越来越大、研究内容越来越多、研究层次越来越深。

  6.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通过教学内容的确定,老师们充分理解了教材整合的目的及操作方法;通过课时难点的确定,老师们对课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微课录制过程的研究,很多老师学会了用录屏软件、写字板、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录像(带摄像功能的照相机、手机+纸笔)等技术方式制作微课。

  四、问题与思考

  1.进一步加强教材整合研究。通过对自学质疑课的调查发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时容量普遍偏大,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时容量相对略小。分析原因,一是因为教师依然以过去的教学计划作为课时划分的基础,造成理科容量偏大,文科容量略小;二是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怎样基于翻转课堂合理规划课时内容,组织教材整合,将是学科教研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加强课程表设置研究。目前,实验班级的课程表尽管已根据翻转课堂的需要进行了调整,但依然没有跳出“自学质疑课是自习课、训练展示课是正课”的原有设计理念。课程表是课程实施的基础环节,如何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合理设置各学科自学质疑课、训练展示课的课时数目及时间,是教学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进一步提升微课录制质量。目前,老师们已经能用录屏软件、写字板、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录像(带摄像功能的照相机、手机+纸笔)等技术方式制作微课,但微课的技术质量有待提升,微课的讲解方式有待研究。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提高微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需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聪明才智,通过外出学习、专家指导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得以实现。

  4.进一步加强翻转课堂及微课的评价研究。目前,针对翻转课堂还没有相对成型的评价标准,实施翻转课堂后,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评价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学校将组织实验班老师展开研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基于学校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量规及评价方法。

  5.进一步拓展课时难点的研究。课时难点的准确确定,是微课质量的基础,是落实个性化指导的前提。而课时难点的确定基础是对课标要求、学生基础、课时内容的深入研究。因此,今后要结合课时难点的确定,改变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通过课时难点的确定过程,加强各学科课标学习,深化学生起点能力、已有知识、认知风格分析,加大教材逻辑关系研究,逐步形成系统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微课体系。

  参考文献:

  [1]金陵叙事.翻转学校翻转了什么?[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6b87f20601012mzu.html,2012-09-05.

编辑:潘超

咨询热线:0536-6297296 校址:山东省昌乐县永康路1358号

--相关新闻--   

              
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教育信息港 昌乐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 中国海军招飞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19 山东省昌乐一中 鲁ICP备12030452号
校址:山东省昌乐县永康路1358号 电话:0536-6297296
招生电话:0536-6297199 县督导室电话:0536-6272676
师德投诉邮箱:clyzdd@126.com 学校邮箱:clxclyz@wf.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