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教育专版推广我校办学经验
来源:昌乐一中 时间:2015/12/3 16:49:51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
报纸图片
编者按:4月21日,《大众日报》教育版以“让每一名学生都成长成才成功”为题,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广我校办学经验。现将文稿全文转发,供大家阅读。
让每一名学生都成长,成才,成功
——山东省昌乐一中(昌乐中学)创新育人机制行动透视
邢璐 东方兀
是什么原因,让天南海北的学子,跨越地域的界限,放弃优质的都市名校,求学于一所县城中学?
是什么方法,让一所饱经沧桑的百年老校,在近几年里名声鹊起,声名远扬,吸引社会、家长关注的目光,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是什么秘诀,让这里的每一名学子都能幸福成长,都能走向成功,成为国家的栋梁?
……
带着一串串疑问,带着探求的眼光,来到山东省昌乐一中,寻找心中的答案。
这里是求学的静土。昌乐一中背靠万松山,层峦叠翠;傍依吴家池,清泉潺潺;翰苑为轴,庄重静穆。校园内,镌刻着学校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风物随处可见,红瓦飞檐、梁柱础石、参天古树……古朴典雅的传统气息与现代化教学设施相得益彰。凝自然、聚人文,成为学生幸福求学的乐园;
这里是求真的乐园。教室里,学生快乐学习的画面一幅幅映入眼帘,歪头沉思,低头查阅,热烈讨论,慷慨陈词……遨游书海的自由自在与获取知识的愉悦,在学生笃定的眼神中闪烁;
这里是个性伸展的乐土。操场上,学生活动热火朝天,篮球协会队员正在对练,健美操队伍复习着上一次学习的动作,摄影协会正在进行校内采景;活动室里,舞蹈队员练着基本功,书法协会正在挥毫泼墨,剪纸协会正在剪刀纷飞……学生们个性张扬,活力四射;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近年来,昌乐一中坚持传承历史文脉,以生为本,坚持育人机制的创新,为广大学生创设出一所既有丰富文化底蕴、又有彰显时代特色的成长乐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才与幸福。
管理育人 机制创新显活力
翻开昌乐一中高三教师王秀玲的《工作日志》,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她每天的工作安排和总结,大到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小到每一天的每一堂课,事无巨细。看着被自己翻旧的本子,王老师感慨道:“刚开始,觉得每天记工作日志很麻烦,但是现在尝到甜头了,每天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执行起来有条不紊。而且,每天、每周的反思总结都会帮助我内省提升。现在越来越喜欢记《工作日志》了。”
育人先管己,自身正方能硬。昌乐一中引进竞争机制,竞聘上岗,使一批爱生敬业,有管理能力的干部脱颖而出。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组建一支业务水平高、有远见、能力强的校级领导队伍,以黄发国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大胆机制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为学生成才奠定了基础。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为此,昌乐一中实行了以平行级部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构架和以目标为导向、责权利相结合的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工作日志》这一做法即是促进教职工全面落实岗位责任“接地气儿”的做法。而平行级部管理,则把传统的包级校长管理一个年级的“校长包级”机制,改革为“校长包级、主任包部”,包级校长负责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分为三个平行级部,每个级部设一位包级主任。包级校长对年级总负责,级部主任对级部总负责。如此梯级责任体系,让每位教职工都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真正做到人尽其职。
此外,昌乐一中还建立了积极向上的评价机制,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部门、教学岗位人员和教辅人员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评价目标与教职工绩效工资、评优、晋级等方面挂钩,以此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提升教职工的执行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育人关键。昌乐一中重点加强了教师教育力、教研力、教学力和课程开发力的建设。学校在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和名师培养,并不断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打造了一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施教、善于管理的优秀教师队伍。
校长视点:
通过实行平行管理机制和目标岗位责任制,学校各部门之间既明确岗位职责,又团结合作,形成了竞争合作的工作格局。而对领导班子的建设,则促进了各项机制从上到下的贯彻落实,真正使学校成为结构合理、运作有序、配合协调、充满活力的整体。
课程育人 整合搭桥富内涵
在初二级部语文教研室里,王亚平主任正带领着语文教师编制着这一学期的学案,他们时而翻阅课程标准,时而在课本上勾勾画画,有时还互相讨论一下需要拓展的内容,忙得不亦乐乎。王主任介绍到:“编制学案,是我们老师的‘必修课’。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结合课本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让学生既掌握重点知识,还能拓展视野和思维。我们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课程,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是育人成才的载体。昌乐一中以深化课程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协调统一为着眼点,加强对国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研究,不断进行二度开发,构建了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完善国家课程的开设,研究解决课程的校本化问题。学校充分利用初高中一体化办学的优势,进行初高中课程的统筹安排,对初中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如开设小学初中衔接课程、初高中衔接课程,让学生尽快适应新阶段的学习;采用删减、合并、调序、补充等方式大力整合学科课程,增强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为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学生参加社团、发展特长赢得了时间。高一学生李倩告诉记者:“以前特怕高中化学,初中阶段打下了好基础,现在学起来轻松多了。”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也为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打下了基础。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计划选择难易适中的课程,让优等生吃饱,让特困生吃好。为此,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学生特点,特别实施“强优补弱”战略,让优等生更加出类拔萃,让特长生发挥个性特点,对特困生制定帮扶计划,使特困生迎头赶上。
课程开发,学案是“重头戏”。昌乐一中要求积极发挥年级备课室的作用,学案编制在“限量、降难、增效”的前提下,抓编制计划,分解学案功能;抓讨论研修,体现智慧共享;抓使用研究,追求学案实效;抓学案落实,实现学案价值。同时,学校学案编制团队要广泛搜集信息,建立健全学案库,不断提高学案编制水平,使学案有用,够用,实用,好用。
为了提升学校老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昌乐一中基于课程标准,以活动带动教师开发能力,不断组织开展以教材为重点的教学研究,开展课程标准研究比赛、教材分析比赛、教案学案设计比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校长视点:
课程的二度开发,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结合具体教育情景批判性地、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这样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育人 模式创建筑平台
推开高一·三班教室的门,地理课上,学生们正埋头根据《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的提示进行自学,其认真的程度让人不禁想扫一眼学案,感受一下魅力:“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产国”。地理老师秦学玲介绍说:“这是一节新授课,我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巩固练习。这是我们上课的一般流程,各个老师的实际教学流程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非得遵循这四个步骤。”
昌乐一中本着“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从效果出发”的“三从”原则,调整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思路,在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学-议-讲-练”发展为“学-议-导-练”。“ 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案的编制与使用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建设为重点,不惟模式求高效,突出学生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进一步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提高。“在我们学校,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作指导,新授课有‘学-议-导-练’模式,复习课有‘导-学-讲-练(拓展)’模式,讲评课有‘改-议-讲-练(拓展)’模式,而实验课有‘导-议-做-议-结’模式,这样,我们在科学模式的指导下给学生上课,再根据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调整,真正做到高效课堂。”秦学玲老师补充道。
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为了方便学生们自主讨论学习,昌乐一中各年级统一要求每个班级按照学生的发展层次,兼顾到性别、地域、性格等多方面因素,每个班以6-8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用组长论坛等形式对学习组长如何组织合作学习进行了指导,并利用闲暇时间对学生展示、参与小组活动、倾听点评等基本功,进行体验式培训和拉网式过关验收。高一·三班的刘英杰感慨道:“现在的每堂课,都是我们自己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学习,这样我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那里掌握的不好,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得到解答,再不行就向老师求助,这样的学习的‘路线图’我走起来很顺,也喜欢走。”
校长视点:
教课有了‘路线图’,学生讨论有了‘组织’,老师从以前的‘教书匠’转变为‘引路人’,学生从‘接受知识’变为‘寻找知识’,老师和学生都得到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我们高效课堂最根本的目的。
活动育人 特长发展拓资源
又到了周三下午的活动时间,昌乐一中的每个细胞都动了起来。初二·七班的温烨渌也在准备着去学校里的社团活动中心集合,今天他们摄影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单反相机的测光方法。“以前不知道拍照前还需要测光,今天得好好学学,以后就可以拍出更好看的照片了。”温烨渌边走边对记者说,“我对摄影比较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摄影协会。在学校里,我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协会、社团进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得到休息,也在很大程度上把我们的爱好培养成为特长,让我们的成长更加丰富多彩。”
以“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昌乐一中积极开拓学校活动课程,扎实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丰富校园文化,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据悉,昌乐一中以社团活动为引领,积极推进健身操、篮球、武术、舞蹈、吉他、二胡、笛子、中国画欣赏、卡通形象设计、剪纸,全美术字、装饰画、海报设计和纸浮雕工艺等校本课程,开设了民乐、管乐、舞蹈、鼓乐、二胡、弹拨、国画、泥塑、装饰画、陶艺等社团,成立了摄影、篮球、书法等协会,每周教师辅导或学生自发组织活动,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生活学习的乐园,着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体育社团强化学生个性,特色鲜明,自编自创的校园健美操,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校园内激情四射,魅力无限。
活动育人注重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收获,为此,昌乐一中积极拓展育人资源,开设了远足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生活。说到远足活动,初二·八班的傅相寰激动地说: “上次去火山口远足,来回一百多里,我们班里全部都坚持着走下来了,没有一个人哭鼻子!现在,每当说起那次远足,我们都很有成就感。”
昌乐一中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整体素质。除了“清泉”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文学社团之外,学校的各个活动组织也在各种活动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学校体育队在县运会上夺冠,在县排球、篮球赛中分获冠亚军。在电脑制作活动中,学校有2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4名学生获省一、二等奖;在科技创新系列竞赛中,2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在山东省高中生科技创新大赛中,2名学生获得山东省一等奖。藉此,昌乐一中也获得山东省电脑制作优胜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长视点:
学生上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习,生命成长才是最根本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实践能力较弱,我们借活动来顺应学生天性的发展,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并借此鼓励他们亲身实践,提升综合素质。今后,我们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展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成就自己。
服务育人 添砖加瓦为成长
周六上午,又是一个过大周的日子。昌乐一中的校门口,济南、青岛、聊城、菏泽等地的学生有秩序地登上标有车次方向的大型豪华客车,随车服务的生活指导教师为学生们带上矿泉水、盒饭,护送他们回家……第二天下午,客车又会安全地接学生回校。来自菏泽曹县的常梦瑶说:“我们班里有五名同学是菏泽的,虽然离家远,但是学校对我们的照顾得很周到,回家车接车送,在这里生活也很好。”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舒心学习,昌乐一中下大力气解决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外地学生的车接车送就是其中的行动之一。此外,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学楼宽敞明亮,公寓楼干净舒适,餐厅整洁卫生,宽带校园网、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达国家一类标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塑胶体育场,高标准音体美卫生器材,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学设施,而学校积极争取县建设局支持130多万元进行学生公寓楼外墙保暖改造,学生公寓保暖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昌乐一中更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
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外地学生,但是每一所学校都会有“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昌乐一中重点关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学生的特殊要求,确保不让一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此,学校实施阳光自主救助工程,规范学校资助政策落实的程序方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阶段发放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金,高等教育阶段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完善救助绿色通道建设,确保实现“应助尽助”。此外,学校还按时发放昌乐一中“莲峰”、“洪禄”、“忠善”等优秀贫困生奖学金,鼓励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勤奋进取,拔尖成才。
安全,是学校的第一重任。为此,昌乐一中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对学校治安、消防、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各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为了能够对学生做到全方位的照顾,昌乐一中还实行了学生生活指导教师制度,每两个班配备一名生活指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挑选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与学生沟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职工担任,负责为学生提供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生活指导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无缝隙服务。采访时,高二级部的徐金良和孙国良老师正当值班,他们在学校与学生一起吃饭、一起休息,保障学生课上课下生活的安全、舒心。
校长视点:
学校的后勤保障方面,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都是不可轻视的,它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与成长。学校下大力气做好这些事情,消除学生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有着深厚的历史做根基,昌乐一中不断创新育人机制,为学生打造了一所自在乐学、快乐向学、探索会学的园地。
这里,育人成果很丰硕。各个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生命成长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这里,课堂学习很快乐。昌乐一中学子在去年高考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这里,优质教育品牌更闪亮,全国各地众多教育考察团前来学习取经。
走出昌乐一中的大门,忍不住回头望。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世纪广场敞开胸怀,拥抱所有前来求学的学子;古朴典雅的翰苑,依然像一位盈盈微笑的老人,看着一批批学子在这里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
编辑:潘超
咨询热线:0536-6297296 校址:山东省昌乐县永康路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