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六届“古弦新韵”多弦民族器乐国际比赛中,昌乐一中初三12班王闰玉同学的箜篌独奏《楼兰》勇夺非专业演奏组第二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弹拨乐器箜篌的魅力,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艺术风采,更彰显了昌乐一中“多元育人、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
王闰玉是我校初中部2022级12班学生,爱好广泛,在器乐演奏、绘画、声乐、相声、写作等方面均有建树。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拿到了业余十级证书。自此又主动要求学习箜篌,利用学校社团活动课和假期刻苦练习,已能娴熟演奏六级以上曲目,并在潍坊市青少年器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24年暑假参加第十六届“古弦新韵”国际比赛,获得了非专业演奏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箜篌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代转调箜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乐器改革家结合竖琴和古筝再创新的新生乐器,“既有中国血统,又具世界基因”, 承载着黄河流域的文化基因,体现中国古代雅乐精神,成为东西方音乐对话的桥梁。“古弦新韵”多弦民族器乐国际比赛与国际艺术节始于2001年,由圣彼得堡作曲家协会、俄罗斯洲际音乐会联盟、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模范卡佩拉乐团、莱蒙托夫中心图书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总部设于圣彼得堡,是民族器乐国际赛事影响较大的交流活动。“古弦新韵”比赛不仅是民族音乐技艺的竞技场,更是全球文化对话的舞台。其通过多弦乐器的独特魅力,既守护了传统,又激发了创新,成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王闰玉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既是她发挥自身天赋优势,积极进取刻苦训练的结果,更是昌乐一中积极开展社团建设,推动学生多元成才的集中体现。昌乐一中高度重视社团活动开展,将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全校共开设115门社团活动课程,使同学们能够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人潜力,让每一名同学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找到了自信,提升了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